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梁祝的女兒-蕙藍》



書評說,這是一本女同志小說,
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本關於女人的小說。

《梁祝的女兒-蕙藍》是作者第一本小說《梁山伯沒死... 之後》的續篇。
故事前置梁祝沒死、也沒有化蝶,祝英台嫁馬文才;梁山伯也另娶別女。兜兜轉轉兩人再續前緣,梁祝再結為夫婦,可是婚後的生活並不美滿、祝英台生了女兒蕙藍後鬱鬱寡歡而死。

但蕙藍的故事跟梁祝也無關係。

故事講述梁蕙藍愛武刀弄劍,愛扮男裝化名馬蓋雲隨軍,一次出戰被胡人虜去,竟被胡人公主招為駙馬。公主知道她的女兒身並無嫌棄而且兩人相互傾慕,馬蓋雲繼續當他的駙馬去。可是身為漢人又一直無所出,為怕事敗,蕙藍逃回漢地。回家後等著她的的卻是女性的義務和責任。

談及行文及角色塑造, 本書的確不怎麼樣.
但在文本(context)上卻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地方.

作者後記: 
我很討厭聽到的一句話是:「大家都這樣。」
我想回問的是:「請問這個「大家」指的是哪些人?」
如果誰誰誰並不那樣的話,還能說是「大家」嗎?
就是大家都那樣,並不表示我也要那樣,你也要一樣。
小時候在家裏,一提到「女孩子」,後面總接著一句:「女孩子長大就要嫁人了,就要帶孩子、做家事、孝順公婆。」我心裏覺得很奇怪,嫁人是為了要和所愛的人在一起,怎麼所見儘是別人的身影呢?



性別角色與性別二分法
我們經常放在口邊的男(male)或女(female) 性別其實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生理性別(Sex), 和社會性別(Gender). 上世紀中期以來, 因為解剖學的進步, 對性別的研究重心漸漸從(傳統上)不可改變的生理性別遷移到社會性別上. 不論哪個學派, 普遍認同社會性別是後天的, 從社會環境及文化投射中建構而來。 
早期的性別觀念認為男性與女性在角色行為上是相對並位於一條線的兩個極端的:
男性: 理性的, 冒險的, 侵略的, 獨立的, 有領導才能的
女性: 感性的, 保守的, 溫柔的, 依賴的, 作順從者的
在成長過程中, 父母家庭甚至媒體社會會向孩子灌輸 “當女孩應該怎樣, 當男孩應該怎樣”的觀念. 女孩子應該穿裙子, 長頭髮, 玩娃娃, 溫柔斯文, 喜歡小孩子, 準備長大後當媽媽; 男孩子應該喜歡藍色, 短頭髮, 舞刀弄劍, 粗魯頑皮沒關係, 不能哭, 要有承擔, 準備當大丈夫. 
在這個男性優越 (masculine superiority) 的社會文化底下, 粗魯的女孩子(有男性特質)是不正確的, 愛哭的男孩子(捨棄男性特質)是可恥的; 社會性別隨生理性別的固定而僵化. 慢慢建構成一個完全性別二分的社會環境: 很男人的男人, 很女人的女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人類的性別內涵應該是流動在一條線的不同位置, 而非兩端: 一個愛舞刀弄劍的頑皮男孩子同時也可以喜歡花巧纖細的洋娃娃. 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不掛鉤而且應該是動態的: 穿褲子短頭髮獨立的女生也可以沒主見而且其生理性別永遠是女性. 

故事中的蕙藍在名為蕙藍的時候, 總是被逼嫁人, 要像大家閨秀, 要學習女紅, 要準備生小孩. 即使喜歡, 即使有天分, 舞刀弄劍是不應該的. 女孩子是不能自己保護自己的, 隨軍被虜一個女孩子會怎麼樣呢? 月事不準是很令人擔憂的, 必需好好調理, 不然影響將來生小孩可是大事. 女孩子總是要嫁人的, 終歸要依賴男人的, 不可能自己過活的. 
插放在古代設定, 可是她所遇到的問號是我們每一個女人都遇到的. 像台灣性別專欄作家寫的序所說的, 如果你沒覺得有問題, 也許達到這些社會標準對你來說不是太痛苦的事情. 或者以別的話詮釋: 你沒想過撇除這種定型以外的世界.

女同志圈的性別定型二分法
以現今21世紀的科學, 還未達到人類單性繁殖的實行. 每一位同性戀者都在一個普通的異性戀家庭被孕育長大. 也就是我們可以斷言, 即使是同性戀者, 他們都在一個"男人要和女人結婚, 女人要和男人談戀愛"的期盼下打著問號壓抑地長大, 到某個點爆發.

當蕙藍跟公主談戀愛當駙馬的時候, 她的身份是一個"男人", 她名叫馬蓋雲. 穿男裝, 行走豪邁, 在期間也從沒想過要穿女裝, "做回"女人. 她所擔心的只是沒有得到其他"男人應該都有的"權力, 而非一個"女人也可以有的"權力; 她所擔心的是這段同性戀情會因兩人無所出而被揭發 (入櫃問題), 略有探討過婚姻關係與縱向血緣延續的關係, 但最後馬蓋雲的選擇是逃避而離開胡國.
不論公主或是後來蕙藍的另一半射香, 跟蕙藍的感情關係上都是非常被動的. 公主對著蕙藍萬般溫柔; 射香家事女紅樣樣精, 蕙藍跟她說"我們好似夫妻弄兒"

性別二分的確在女同志的圈子入面(特別是早期或年幼的圈子) 頗為定型. 所謂的TB(Tomboy, 踢) 跟TBG (Tomboy's Girl, 婆) 是女同志圈的基本組成形式. 其外型, 行為, 感情都有若干程度的被制衡. TB穿上男裝, 行為舉止接近男性, 藉排除女性的表徵, 撇開女性的既有印象, 以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權力或角色定位. 這多少歸咎於社會對性別的定型投射. 在女同志的成長過程中(現在先不討論同性戀是先天還是後天這種議題), 她們被灌輸女性的被動地位及男性的優越地位. 以佛洛伊德的理論, 她們究竟應該將自己投射到父親還是母親的身上呢? 加上女同性戀在社會上基本上是屬於隱形的, 故此有誰能作他們的模範呢? 結論是, 把異性戀世界的二元分化搬字過紙是簡單而折衷的方法.

隨社會開放及透明化, 男女的社會性別研究開始多樣化, 社會開始接受 (但在灌輸input上依舊傳統) 多元性別特質, 男性被允許軟弱感性愛美, 女性可以自主獨立有權力, 同樣地在同志圈子的性別定位搬字過紙也開始軟化和模糊. 但同時, 多元性別文化暫未能普遍且完全地被接受, 在這種景況(context)下實際上許多矛盾在產生: 女性有資格埋首工作但還是必須結婚, 遲婚會被冠以"剩女"的污名; 男性外型(masculine outlook) 的女同志(TB) 跟同樣男性外型的女同志談戀愛會被認為很奇怪.
華文社會上的性別定型還是非常僵化的.

延伸閱讀:
性別角色
http://wiki.mbalib.com/zh-tw/%E6%80%A7%E5%88%AB%E8%A7%92%E8%89%B2
http://www2.kuas.edu.tw/prof/lolita/96109514/gender_role_content.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