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最近因為花痴的緣故幾乎維持每天看一部電影的狀態.
也有某些站在一個影痴的視角令我非常沉迷的電影.
【壁男】就是其中一部.

<a href="http://blog-imgs-31.fc2.com/m/a/r/marygoround/kabe.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log-imgs-31.fc2.com/m/a/r/marygoround/kabe.jpg" alt="kabe.jpg" border="0" width="352" height="500" /></a>

導演早川涉是錄像電影作家, 得過不少獎. 這部應該是他第一部操刀的(所謂)商業電影.
聽說電影從構思到完成歷時8年.
【壁男】的劇情攤開來講的話很簡單: 在電視台主持都市傳說節目的響子(小野真弓)收到一封關於壁男的報料信, 說壁男是住在牆壁裡的奇特生物, 能在牆壁中游走, 窺視著屋裡人們的一舉一動. 響子圍繞這個題材做了一系列的專題節目, 壁男隨即成為日本街頭巷尾的話題. 響子的攝影師男朋友仁科(堺雅人)突然對壁男產生興趣, 丟下工作追蹤壁男的身份. 而原來打從一開始"壁男"就只是響子的助手跟仁科的助手兩人的惡作劇. 當一切謎團似乎已經解開的時候, 沉迷找尋方法跟壁男溝通的仁科離奇地死在牆壁之中.

<span style="color:#336699">【壁男】基本上被定位在恐怖或玄疑電影的範疇. 可是我覺得它應該被定義為一部寫實電影, 或者乾脆一點, Cult Movie. </span>

【壁男】中完全沒有鬼的出現, 也沒有甚麼詭異之處, 這相當令對這部電影想像得很恐怖的人非常想翻桌. 相反, 電影揭示了日本社會上的很多問題. 導演說, 所謂的"壁男"其實就是我們本身, 是我們對別人, 甚至是跟自己無關的人的好奇心. 電影用了幾年前比較少見的HD格式拍攝, 為的就是重現臨場感. 電影中穿插了很多第一人視角的片斷, 可能有點難懂, 可是這正正提示了觀眾, "壁男就是你". 電影中的名場面用了日式電影常見的橫式剪接, 似乎走過一家一家人窺探別人的隱私. 看似無聊但這種無聊的行為就是都市人的興趣. 而經過的幾家人包括不願意接受老伴死去的孤獨老人, 關係疏離的一家子, 要小女兒自己做家務的冷漠母親, 跟蹤狂, 最後來到仁科的房間. 老人問題, 家庭疏遠, 兒童問題, 變態, 這幾項都是日本社會上隨處可見的問題. 在香港, 這幾個問題也漸趨嚴重. 明明是社會問題, 真正會正視, 會去尋求解決方法的人並不多. 而社會上絕大部份的人就有如壁男一般, 看電影般當作獵奇事件來看.
而造就這個情況的, 一部份歸根於人的好奇心(壁男的存在), 另一部份歸根於傳媒的推波助瀾.

響子在電影中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個節目主持人, 而是是傳媒本身. 傳媒不負責任地引起社會話題, 把子虛烏有的事講得煞有其事, 正正就是響子的工作. 電影中加插了很多響子節目的片段, 拍得非常用心. 以第一視角同樣讓觀眾有如正在觀看這些綜藝節目, 讓觀眾體會電影中的普羅大眾接收到關於壁男的資訊的心情. 壁男是真的, 還是假的呢? 會不會是鬼或妖怪一類的東西呢? 綜藝節目有一個特點: 講的像真的那樣. 台灣, 日本的綜藝節目都有不少作假的節目. 站在製作者的立場, 真的假的都無所謂, 重要的是有爆點, 讓觀眾看的愉快, 然後節目收視上升. 這可能牽涉道德問題, 暫且不提, 不過這是一個雞和雞蛋的問題. 故事提到, 明明之前鬧哄哄的大家都相信壁男的存在, 可是當仁科死的時候, 壁男的熱潮也退了, 大家只是一笑置之沒有人關心. 電影嘲笑著媒體這種沒血沒淚的行徑, 同時也嘲笑著人們被流言擾亂就出現的恐慌.

攝影師仁科相對地是一個比較抽離的角色. 他關心的問題比較自我本位的哲學. 他覺得人心跟外在世界是裡跟外的關係. 作為攝影師, 他很希望拍到深至"裡面"的照片. 而壁男事件的出現慢慢讓他明白到, 如果牆壁是壁男跟社會的阻隔, 那麼人這個本體就是人心跟外在世界的區隔. 如果壁男走進現世需要穿過牆壁, 那要接觸人心(本我)就必需要消除自我的存在. 仁科在電影初段穿的是一身很有存在感的黑, 到了電影中段, 有如明白了些甚麼的那個妖異的大笑後, 他開始穿得稀薄(於是堺桑拍攝中病倒了), 也一身都是透明感的白.
"攝影師"這個身份代表的, 再一次, 是窺視者的身份.

【壁男】的結尾是一個沒有結尾的斷句. 仁科跟響子再一次從夢中醒來, 是夢呢還是現實, 或者只是事件的再一次輪迴. 這是留給觀眾的語尾. <span style="color:#996600">text</span>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愛情白皮書- 小白兔松岡節錄

因為呀...我真是太喜歡Drama版【愛情白皮書】裡面的松岡. 而且年輕的西島君實在演得很不錯.
所以我要做一個從來都沒做過但很多花痴都會做的... 截圖劇情.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花痴的敗家記錄- 西島秀俊

今天早早起床等Fedex. 送來了兩本書.
R0022291.jpg
重點是右邊那本. 之前在日拍看到普遍的拍賣價若莫是5千多Yen. 好貴不過也差點標下來了. 幸好(?)友人沒空, 也懶得找代標, 怎料剛好看到Amazon上有代理在放售, 雖然也是標高超多的炒價, 不過能連同別的書跟DVD一起買, 運費攤分一下就還好.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從電影節以來的花痴記錄

我開了一個新的tag: 花痴.

我熱愛電影. 女優先跳過, 最欣賞的俳優順次分別為: 松田龍平, 堺雅人, 西島秀俊
認識我的本人的話都知道我不可能對男優有特別的興趣. 所以花痴的原因順次為[演技-->聲音-->臉]
松田龍平的情況是我從他一出道就已經成為了他的粉絲, 算來已經十多年了呀...
這陣子就是沉迷於另外兩位啦~
sakaisan.jpgnishijima.jpg
要說兩位的演技真是到達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雖然堺桑的標誌是笑, 而西島君又有面癱男的稱號, 可是作品看多了就會發現兩位在那似乎沒表情的表情下的層次. 不論喜怒哀樂猶疑腹黑都能用同一個表情來傳達, 而又能傳達到給觀眾的話, 我相信那種感染力比樂則大笑, 哀則大哭的單向演技來得有深度多了.
今天看完西島秀俊二十幾歲時得到主演男優賞的電影[人間合格]後感到, 為甚麼這兩個人拿到的劇本都這麼好呀...
雖然我是花痴可是對映畫的質素還是非常有要求. (像松田龍平君主演的傳染歌只看了20分鐘最後看不下去可是我決定給負20分)
自電影節來因為工作量的增加所以放假時都在看兩位的電影作放鬆, 所以呀, 這邊作個小總結先~
只談花痴不談風月哦~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森ガール」憧れはOOO男?

[自我整理]

森ガール, 森女, 森林女孩.
這個詞在香港可能是一個潮流用語, 在日本已然是一個社會現象. 越來越多的評論家著手整理森ガール帶出的社會狀況, 或者經濟影響. 其中一個經常討論到的話題是: 男人.

早前說過, 曾經在上次HKDP因為要著手男女套裝的關係, 不斷地思考怎樣的男人才是森ガール的另一半.
最後得不出一個結論.
森ガール猶如一個獨立的存在, 可是我們都知道, 那邊是日本. 是女人不得不依靠男人的日本.
果然, 在日本已經有戀愛評論家談及森ガール喜歡的男人是怎樣的男人.
跳過這篇文章引起的波瀾不說, 這篇將整理的是我自己本人的見解
如果說, 森ガール憧憬的人, "想成為她" 的人是蒼井優跟宮崎あおい; 而代表森ガール的電影也是她們主演的電影, 那麼, 這些女孩所憧憬的男子又是怎樣呢?

剛好兩位的電影我都差不多看過, 以下點列出我認為能列為森ガール式映畫的幾部, 還有裡面的森ガール所喜歡著的男主角.
- 花とアリス (花與愛麗絲)--宮本雅志(郭智博)
- 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蜂蜜與四葉草)--森田忍(伊勢谷友介)
- 百万円と苦虫女--中島亮平(森山未來)
- 好きだ、(喜歡你)--ヨースケ(瑛太/西島秀俊)
- ただ、君を愛してる(現在只想愛你)--瀬川誠人(玉木宏)

選了5套電影, 這5套是基本上大眾同意的能代表森ガール的電影. 5個男角中有3位是年上(前輩), 兩位同齡. 年齡上5位皆是跟女方相仿. 5人中4人是在學校相識, 百万円と苦虫女中男女主角是在花店打工認識的. 4人皆是與藝術相關(宮本先輩: 落語研究社; 森田先輩: 藝大; ヨースケ:音樂人; 誠人: 攝影師; 而百万円と苦虫女中的中島亮平是很喜歡草木). 郭智博跟森山未來都不是大眾眼中很帥的那種, 反之是讓人覺得"滿沒有性格的"男生. 而5位的共通點大概是: 堅持己見但很悠哉, 沒什麼存在感, 某種情況下很失敗, 但另一個角度看是很有才華的那種人.

所以可以定義, 所謂的森ガール希望得到的男生是: 喜歡藝術, 不一定很漂亮不過要看起來很舒服, 性格悠哉, 尊重女生的夢想跟生活, 沒什麼存在感, 某種情況下很失敗, 但另一個角度看是很有才華的那種人.

很多人把森ガール跟草食男連在一起, 可是從上面的定義來看, 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對.
對自己沒有信心, 沒有長處,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夠勇往直前的男生是不能得到森ガール的青睞. 畢竟那邊是日本. 森ガール是有著獨立興趣的女生. 而沒有長處, 不夠堅定的男生是絕對不能跟森ガール合得來.

總覺得我這種定義比日本那篇文章提到的那個客觀多了<<還自己說呢
不知道大家同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