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5日星期三

《Selma》(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


SELMA, 香港片名為《馬丁路德金-夢想之路》
記得中學一年級中文作文期末考的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成績出來很多同學翻車。我還記得當時出題的中文老師(也是我的班主任)有點囂張地說,『這是馬丁路德金的名言 "I have a dream", 作為名校的學生不應該不懂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於是舉凡錯誤理解題目的,一律批不及格。雖然當年我得到頗高的分數,可是這句話的真正意義我是到去年年底左右才懂得。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我就非常期待。也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道理,我只能給它一個普普的評價。

首先,它的上映時間不能再好。在美國有"I CAN'T BREATHE", 在香港有"UmbrellaMovement"。那些手無寸鐵的人、那些警棍、那些毆打、那些催淚彈、那些聲援的人群,都是我們所熟悉的畫面,不是從1964年的Selma, 而是從2014年的經歷。
也許沒錯這部電影應該進入學院。不對,不是進入圖書館,是放在每一間課室投影機的旁邊,或者放在禮堂的正中央,一代一代的教育下去,"I need a vote, I have a dream"



扮演Martin Luther King 的David Oyelowo演技應記一功。演講部分充滿感染力和迫力,充滿Martin Luther King的氣勢。這甚至不能單靠演技,更多的需要依賴個人的魅力。聽說電影開拍前,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講稿版權給史提芬史匹堡買去,去拍一部未知的電影。於是SELMA中不能使用Martin Luther King的原稿原詞,導演Ava DuVernay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研究King的演講模式,再以這個基礎上重寫。電影拍攝出來的效果完全不覺得演講部分是虛構的,甚至你會覺得許多片段是直接採用記錄片段,這也是劇本細緻精彩的部分。

可惜除此以外,片中大部份人物都單薄而臉譜化:學生組織稚嫩、政客是魔頭、警察是惡棍、群眾也不知道是羊群還是偉大,就除了Martin Luther King一人有人性--他有血有肉,有家庭,會害怕,會累,會憤怒--所以他是偉人。
或者我期望看到更多政客與偉人;平民與執法者的角力,再多一點對當時環境背景、白人的憂慮等等的描述。或者我們都很樂見藍絲被描述為白癡,但他們的白癡和短視有其原因、擔憂、甚至是利害關係。這裏面應該包含更骯髒的東西,而不應該單單以淺陋的矮化概之。



Selma to Montgomery marches 幾幕拍得盡量煽情,磅礡的遠景,濃濾鏡;Martin Luther King幾場演講口沫橫飛,45度低鏡,新聞記錄片的拍攝手法,卻還是掩蓋不了讓人犯睏的無戲味主旋律。我對電影的要求比較正統,電影就要有電影的模式,起承轉合懸念高潮無一不可。希治閣說一部好電影就是會讓人很想一直看下去。在這個理解上,SELMA只有一場又一場纏腳布一般的講辭,理應很難被評定為一部好電影。

跟同為Brad Pitt Plan B 製作的《為奴12年》(12 Years a Slave) 相比,兩部題材同為黑人種族平等,同為真實事件改編,12 Years 更有戲味,讓人看得激動非常。但SELMA就有如打開了CNN看了一個半小時新聞,資訊有餘,趣味不足。



嗚呼,它的上映時間實在太好。
這些那些運動的領袖高呼 "I have a dream" 的同時,必定阿Q地覺得自己面對的正如馬丁所面對的:他終於成功,我們終有一天成功。每一格的SELMA帶給大家的同理心、共鳴感、感動、震撼,可以統稱為「代入感」。
善哉,電影應當帶給人們許多希望。這是一部好電影。